返回

尘世刀吟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二百八十四章 疯子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何况是皇室宗亲。

    “当然,这不是主要原因,主要是淮王是镇南王的人。”

    “镇南王……”

    李东所说的镇南王正是唐王爷唐耀邦。

    “对,如今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大致分为三党,而这镇南王则是宗室勋贵推出的领头人,这几年在朝堂之上隐隐有发展为第四大党派的势头。你想作为敌对党派,其余三党岂会为他们卖力干活?”

    李东接着解释道。

    只是李东的这个解释依旧让长孙难以信服,在刘新彦的脑海里,虽然如今朝堂之上党派纷争不断,但党争作为控制朝堂的一个手段,当今的皇帝用得还算合理,并没有令大家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党争之中。

    这宗亲被害案即使是对立党派的,但却是大理寺分内之事,苏党不会这般糊涂的为了党争而“不务正业”啊。

    周密接过话,开口道:“你说的还是片面了,我们大理寺还没蠢到为了党争自掘坟墓。”

    李东有些不服,争论道:“那你说还能是什么原因让苏党和魏党几乎公然与宗室勋贵们对着干,嗯,赵党虽然没落井下石,但也差不多。”

    这时一直默默聆听的长孙,忽然开口分析道:“能让几乎朝堂上所有的大人物态度如此一致,除非是龙椅上那个人的授意……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就连长孙都惊得不敢再往下说。

    而听闻长孙此言,李东也大梦初醒般,喃喃道:“对啊,各党派何时这般步调一致过,除非是他的授意……”

    李东也赶忙闭口不言,过了片刻才平复心中的震惊,而后再次发现新大陆般看向长孙。

    “刘新彦你今天真的很奇怪啊,感官竟这般灵敏!”

    长孙干笑一声,而一旁的周密则是看了长孙一眼,帮长孙开口解围道:“刘新彦本就比你聪明,只不过是平时不愿意把脑子花在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上。”

    李东也不恼,似是承认了刘新彦比自己聪明的事实。

    周密不仅官职比二人高,并且比起二人员外郎的“闲职”来说,算是官居要职,所以知道的也比二人要多。

    “也算不上是授意,只能说是在这个案件上态度消极吧。官场的这些大人物都是老狐狸,最爱猜度那位的心思,这些年下来也算是摸清楚了七七八八。从结果上来看,你也可以理解为是那位默许了大理寺消极怠工。”

    二人都知道周密说的“那位”就是当今皇帝。

    长孙还是有些不解,宗亲遇害这可不能算是小事,往小了说这是他的侄子遇害,往大了说这可关乎着皇室的颜面,这般消极的态度又是为何?

    周密没能解答这个问题,而是耸了耸肩说道:“我刚也说了那些个老狐狸也只能将那位的心思摸清七七八八,而咱们那位……城府可是极深,并且还有一位计谋无双,诡秘莫测的国师辅佐……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想的。”

    “国师……”

    想到这两个字,长孙从刘新彦脑海中首先的得到的信息是可怕,其次才是神秘。

    今日朝堂上长孙其实也有见到,就是那位一直站在皇帝左侧的黑袍男子。

    从形态上来看身材挺拔,应该是名正处于黄金年龄的中年男子,但刘新彦曾听到过国师开口,声音沉稳得有些老成。

    并且在刘新彦的印象中,国师有着远超他年龄的城府与智谋。

    这一点从一件事就能看出,国师乃是凭借一己之力压得当朝三党抬不起头,到如今甚至已经没有人再想撼动国师的地位。

    长孙总结道:“也就是说这宗亲案没有表面上看那么简单。但你刚才说案件没有进展主要原因是大人物们不愿出全力,难道还有别的原因?”

    周密此时也有些纳闷,刘新彦今天心思缜密的有些反常。

    “嗯,还有一部分原因是这个案件确实很难调查,至今还没有头绪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!连你都没有头绪?”李东惊讶的看向周密。

    周密是好面子之人,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岂容李东这般质疑。

    “额,那个,主要原因还是掣肘太多,没办法全力展开调查……”

    周密说这话有些心虚,但大家都知根知底,二人知道周密好面子,所以也不说破。

    长孙思忖着说道:“那就是说这个案件确实很难侦破,那王尚书还举荐一名初出茅庐的状元。”

    提到对立的党派,周密毫不气的嗤笑道:“这还不明显,你们这位王尚书摆明了想要整死这个状元。”

    “嗯?”

    对于长孙的纳闷,二人倒也不奇怪,朝堂的这些事刘新彦本就了解不深。

    既然打开了话匣,二人也乐得替长孙解惑。

    “说起来,这里面还有你一份功劳呢。”李东意味不明的笑着说道。

    “我的功劳?”长孙有些纳闷。

    这里说的功劳当然与长孙无关,而是与刘新彦有关。

    原来,刘新彦作为科举的主考官,在科举之前是接到过自己的

第二百八十四章 疯子(2/4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